近日钓友问:“昨天钓鱼,在老钓位收获很差,只有寥寥几条小鲫鱼,但是同一条河,朋友的钓位相距大概100米,是新钓位,收获要好很多,为什么?”由于一时半会说不清楚,今天就用图文的形式聊一聊这个问题。
其实在冬季钓鱼中,都会遇到这个问题,同一条河道,线组饵料水深都一样,但是收获差异很大,明明很好的钓位,却没有鱼为什么?
在冬季钓鱼造成收获差的原因有很多很正常,因为冬季水温比较低,钓鱼是人找鱼的过程,一个好钓位对于收获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但是为什么老钓位鱼情反而没有新钓位收获好呢?不排除运气的原因,但即使老钓位也不一定就能收获好。
冬季鱼类的活性很差,时长成群躲在一个地方不活动。而老钓位虽然经常有人钓鱼,有人经常打窝,但是鱼情也不一定好。因为老钓位钓鱼的人多,在鱼情好的情况下,附近的鱼类被大量钓走,剩下的要么是小鱼,要么是逃跑的滑口鱼,所以鱼情好不好就是另外一回事。
而新钓位的人少,如果钓点选得比较好,那么钓点附近的鱼类比较多,也就能有一个好收获,这也是有些钓友不喜欢在老钓位钓鱼的一个原因。其实在冬季钓鱼,有些钓位确实没有鱼,并不是饵料不诱鱼,而是附近的鱼类很少,想要一个好收获也就比较难。比如钓鲫鱼:
浅水、有些钓友觉得冬季浅水升温比较快,钓浅水比较好,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是,水面小,水体整体很浅并且有水草,在这种情况下,中午钓浅水效果好。但是在水面比较大的情况下,钓浅水很难有一个好收获,因为水面大,即使天气晴朗水体升温也比较慢,鱼类来到浅水的几率很小,所以大水面不宜钓浅水。
深水、冬季钓鱼,有些钓友觉得深水效果好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深水确实效果好,因为超过2米的水深,水温比较稳定。但是也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水域面积,如果在大水面钓鱼,那么即使钓3-4米的水深也不奇怪。如果水面比较小,钓最深处并不一定效果好,因为深水没有水草,鱼类无法躲藏,并且食物比较少,还不如钓水深1.5米的水草边效果好。
被阴面、所谓的被阴面就是太阳晒不到的地方,比如:阳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,或者水面阳光无法直射,在这些水面钓鱼,不仅感觉寒冷,并且水域内的微生物更少,水底的食物也比较少,鱼类也不喜欢在这些地方长留,所以在这些地方垂钓效果比较差。
大水面、冬季如果在大水面钓鱼,不建议随钓随走,特别是很少有人垂钓的大水面,空军的几率太大了。因为这么大的水面,我们并不知道鱼在哪,选的钓位并不一定就有鱼。如果条件允许,最好提前打窝,打隔夜窝后在去垂钓,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,还能有一个好收获。
总结:这4点并不是一定的,这是建立在对于水域对于鱼情不了解的情况下,如果对于水域和鱼情有一定的了解,可以忽略,如果对于鱼情不了解,那么就需要斟酌斟酌,可以问下正在钓鱼的钓友,或者在水面转一转,然后在确定钓位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